1前言及产品概览回顶部 前言:微软的蓝影鼠标采用了比较特别的蓝影引擎,不少朋友就对于这个蓝色光芒的引擎十分喜欢。微软蓝影鼠标家族是十分庞大的,拥有众多的产品,今天为大家带来的,就是微软 蓝影4000无线鼠标,这款鼠标的特点就是拥有无线鼠标中较大的身材,握持手感更好,而且蓝影引擎的性能表现也是十分良好。
蓝影引擎的技术原理:
蓝影引擎的技术原理
采用Blue Track蓝影技术的鼠标产品使用的是可见的蓝色光源,因此它看上去更像是使用传统的光学引擎。可它并非利用光学引擎的漫反射阴影成像原理,而是利用目前激光引擎的镜面反射点成像原理,因此蓝影鼠标的性能与激光十分相近。
通过上面这个简单的光路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,LED光源发射出的蓝色光线通过Collimating Lens(校准镜片)大量汇集,照射在物体表面上,通过物体表面反射到Imageing Lens(成像镜片),经过成像镜片对光线的二次汇集在CMOS Detector(光学传感器)上成像,而光学传感器则相当于是一台高速连拍照相机,能够在每秒钟拍摄数千张照片,并将它们传送至图像处理芯片,经过芯片对每张照片的对比,最终得出鼠标移动的轨迹。
产品概况:
鼠标外包装
微软 蓝影4000鼠标采用了微软鼠标一贯的外包装设计,能够很清晰的看到鼠标的大部分细节,在包装上也表明这款鼠标采用了蓝影引擎。
微软 无线蓝影便携鼠标 4000 图库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
微软 蓝影4000鼠标在包装提供了一节AA电池,一个鼠标以及一个Nano收发器。
各角度细节一览
微软 蓝影4000鼠标外形相对较大,尺寸为102.5×60.8mm,相比其他无线鼠标要更大一些,因此握持手感更加饱满。>>
微软 无线蓝影便携鼠标 4000规格参数 类型 多媒体有线键鼠套装 鼠标按键 3键+滚轮 鼠标分辨率 1000DPI 鼠标引擎 蓝影引擎 接口 USB 产品特色 体型较大,手感舒适 参考价格 399元
2微软 蓝影4000鼠标赏析回顶部
微软 蓝影4000鼠标赏析:
微软 无线蓝影便携鼠标 4000 图库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
微软 蓝影4000鼠标使用三键+滚轮设计,其外形相比普通的有线鼠标略小,但是在无线鼠标中,它的个头算是较大的了,由于外形较大,因此握持的时候手形更饱满,手感也更好。
按键设计
微软 蓝影4000鼠标采用了3键+滚轮设计,其中鼠标边缘上的白色按键提供“后退”功能,或者在驱动软件中也可以进行编辑,提供其他的可选功能。
鼠标尾部
微软 蓝影4000鼠标的尾部有一个微软“蓝影”标志,表明这款鼠标采用蓝影技术。
鼠标底部
微软 蓝影4000鼠标底部提供了电池仓、收发器收纳仓、电源开关等设计。
鼠标附件按
微软 蓝影4000鼠标还提供了说明书、光盘等附件,光盘内有驱动,可以为鼠标提供更多的功能。>>
3产品评测试用及评测室总结回顶部
产品试用评测:
回报率测试
首先,我们测试的是微软 蓝影4000鼠标的回报率,从测试软件的测试成绩来看,平均回报率在122Hz左右,对于一款无线鼠标来说,这样的成绩算是不错,稳定性也不错。
试用Excel等软件
其次,我们在办公软件及上网应用中进行了试用。最大的感觉是这款鼠标的按键较为柔和,按键声音很小,滚轮的滚动也没有滚过齿格时的“咔咔”声,使用时也不会对旁边正在休息的人造成影响,按键和滚轮的舒适度也很好。
只是,笔者在使用中发现,如果在浏览器中使用滚轮来切换标签页的话,可能比较难于控制,因为在其他多数鼠标上,滚轮是有齿格的,每滚过一个齿格就切换一个标签页,但是在微软 蓝影4000鼠标上,滚轮没有齿格,标签页切换比较快,在使用中可能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。
鼠标驱动程序
微软 蓝影4000鼠标光盘内提供了驱动,通过驱动可以调整鼠标上各个按键的功能,可以让鼠标拥有更多的可玩性,也能够适应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要。大家需要注意的是,鼠标上的3个独立按键以及滚轮按键都可以进行自定义设置,而不仅限于左侧按键。
PConlince评测室总结:
微软 无线蓝影便携鼠标 4000 图库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
微软 蓝影4000鼠标外观设计良好,对于手形的贴合也很不错,在鼠标两侧的防滑设计手感也很好,按键的舒适度也较高,对于一款无线鼠标来说,这样的评价已经算高了,虽然是一款较为小巧的无线鼠标,但是得益于良好的外形设计,在较长时间的使用中,也不会感觉很累,按键点击也是非常轻松。
性能方面,微软 蓝影4000鼠标的表现也很好,鼠标的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很强,对于各种应用也有很好的表现,对于复杂表面的适应能力也较强,总体而言,是一款比较好的无线鼠标。
微软 无线蓝影便携鼠标 4000优缺点列表 优点 缺点 1、采用蓝影引擎 2、定位准确,按键舒适 3、外形良好,握持舒适 1、滚轮的使用可能需要时间适应 2、价格较高
微软 蓝影4000是一款表现良好,使用便利的无线鼠标,对于常常外出携带或者是不喜欢线缆缠绕的用户来说,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[返回频道首页]